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徐春鶯的兩岸姻緣路:上海女臺灣媳奔走拉近兩岸

2016年02月23日 14: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婚姻子女到大陸參訪,學習操作儀器

兩岸婚姻子女到大陸參訪,學習操作儀器。(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臺灣新移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左)與中華婦女黨主席涂明慧

  臺灣新移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左)與中華婦女黨主席涂明慧有共同理念,希望讓兩岸下一代互相理解,促進兩岸和諧。(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在臺灣出生的兩岸婚姻子女,在哈爾濱體驗傳統馬拉爬犁

在臺灣出生的兩岸婚姻子女,在哈爾濱體驗傳統馬拉爬犁。(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台灣網2月23日訊 臺灣新住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前兩年發現女兒對自己是“臺灣人”或“中國人”的看法與她迥異,感到非常震驚,於是極力推動兩岸婚姻子女赴大陸交流,希望兩岸的下一代能求同存異,莫愈走愈隔閡。

  因老公一句話 棄日來臺

  據臺灣《旺報》報道,早在1993年就嫁到臺北的徐春鶯,出身上海世家,以極佳成績考入復旦大學企管係,畢業後到一家單位工作。她的老公卜先生是在1949年5歲時來臺的江蘇人,因為返上海尋訪親戚,輾轉找到徐春鶯幫忙。一場探親讓兩人互留地址,通了二百多封信。直到徐春鶯有機會要到日本讀書,拜託卜先生幫忙找日籍保證人,卜先生卻很突兀的問她一句:“要不然嫁給我,到臺灣來!”

  講到這段過往,徐春鶯未語先笑,沒想到就這樣變成臺灣媳婦。徐春鶯的家庭條件相當不錯,她也以為,臺灣就像瓊瑤電視劇一般,如花樣美好。

  但事實是,“我來臺灣一星期就想逃回上海。”徐春鶯回想乍到臺北時,環境並不如想像中優雅。但生活就是要適應,終究她也成了家庭主婦,與老公先前收養的侄子侄女成為好朋友,還指導他們寫論文。

  女兒的身份認同 令她驚訝

  過去幾年,徐春鶯投入為大陸配偶服務工作,跟部分民意代表陳情修改“法令”。就在她當上新移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後,忽然發現,應該算是“正統外省家庭長大”的女兒,雖然從小被帶回上海多次,也學會講上海話,竟然對自己的身份認同與她有異。

  徐春鶯驚覺,臺灣的社會氛圍、教育環境,有某些部分跟大陸愈走愈遠了。於是她積極奔走,去年起帶領兩岸婚姻子女到大陸參訪,進入科技研究中心,到東北滑雪,希望拉近兩岸青年的距離,以溝通了解避免互相敵視。

  組織多項活動 到大陸交流

  她特意安排臺灣中學二年級到大學的學子,到大陸的科研機構參訪,實地操作最新的3D科技;年初的冬令營則到哈爾濱,看大地山川之美,體驗當地的馬拉爬犁。

  徐春鶯還在策劃帶婆婆回娘家的活動,讓大陸配偶帶著臺灣婆婆到大陸,雙方家長再次會面,以促進兩岸交流。她始終認為,兩岸之間若沒有溝通管道,代溝就會産生,希望以一己之力,促進兩岸和諧,這才是兩岸人民之福。(齊曉靖)

[責任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