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刊

台灣不是唯一,美、日也缺蛋! 全球蛋荒3大罪魁禍首

近兩年,雞蛋供應不足問題反覆在國內上演,但這一次連美國、日本也嚴重受害。行政院長陳建仁承諾缺蛋問題可望於3月初緩解,但在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高蛋價恐是未來新常態。

缺蛋-雞蛋-禽流感-畜牧-農委會 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我昨天去全聯買不到蛋,」上班族林小姐一早進辦公室,便與同事討論缺蛋問題,其他人紛紛附和沒買到蛋。鄰近她辦公室的日本連鎖餐廳也貼出公告,「因近期雞蛋供貨量不穩,部份相關餐點將不定期停售,或以其他食材代替。」

走入賣場,空無一物的雞蛋貨架似乎已成為新日常;即使貨架上還有蛋,也很難忽略一旁「每人限購2盒」的告示。

2月12日,台北市蛋商公會決議,自隔日調漲每台斤雞蛋批發價2元,一每台斤雞蛋的產地價42.5元,批發價52元,回到去年7月的歷史高點。

不只台灣,美國、日本都缺蛋

大眾持續關注國內缺蛋、蛋價上漲,但其實美國、日本等國也面臨相似情況。

移居美國德州6年多的曾先生指出,他家附近的超市架上還有蛋,價格卻是今非昔比。以前買一打蛋只要2至4美元,如今眼前的盒裝蛋全高於4美元。換句話說,一顆蛋至少得花11元台幣,接近過往價格的2倍。

無論是位處美國西岸的加州或是中南部的德州,大賣場與超市皆和台灣一樣,每名消費者限購2盒雞蛋。其中,加州推動人道飼養法案,要求進入當地的雞蛋都得出自非籠飼農場,推升飼養成本,使得一打雞蛋從7美元起跳,甚至可能買不到,被視為全美國雞蛋最貴的州。

廣告

移到太平洋的另一頭,日本過去將雞蛋視為「物價優等生」,但截至今年2月中旬,作為雞蛋批發參考價的東京地區台灣消費者多是購買每顆約60-66克的L尺寸,M尺寸約54-60克,每公斤約76元台幣,是去年同期的2倍,也創下30年來新高。

缺蛋原因:天異常、玉米貴、雞太老

從2021年下半年起,缺蛋問題頻頻躍上版面,首要關鍵在於全球氣候變遷引起的禽流感等家禽疾病。

農委會畜牧處指出,這波由H5N1病毒株起頭的禽流感來勢洶洶,致死率是歷年疫情最高。其中,美國5700萬隻家禽遭撲殺,超越2015年的歷史紀錄,日本、法國也分別撲殺近1500萬與2000多萬隻家禽,台灣則約撲殺74萬隻。

再加上,國人食安意識抬頭,衛生單位要求雞蛋須藥物零檢出,雞農普遍已有共識,不在飼養蛋雞的過程使用促進生長等各式藥物,也削弱雞隻的抗疫病能力。

廣告

一位養雞30多年的雞農說,一旦雞蛋被驗出藥物殘留,不僅罰錢,更連帶影響商譽,反而拖累後續訂單。

其次是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玉米等飼料成本相應調漲,近2年從每公斤約11元上漲至近17元,偏偏飼料佔了養雞成本7成,導致雞農飼養意願減低。

第三是雞農利用春節期間讓蛋中雞換羽休產、汰換老雞,但換羽期間最長可達60天,產蛋雞隻因此減少。

過去一年,市場上充斥大量產蛋效率低落的老雞,雞農好不容易等到雞蛋供需平穩,準備換羽、淘汰老雞,但蛋中雞供不應求,中雞場因此掌握議價權,每隻中雞價格從1隻110元漲至150元左右。苦於成本調漲,讓雞農寧願靠產蛋效率低的老雞撐場。

產蛋雞隻減少加上效率低的老雞,種種因素交互影響,自然再次引起缺蛋。

廣告

養雞近40年的源伯直言,這段時間是他養雞以來最難熬的日子。

近3、4年國內雞蛋需求量增加,現階段供應量難跟上。(邱劍英攝)

3招搶救「產蛋即戰力」

農委會日前表示,國內目前每日產蛋量約2260萬顆,換算是11.3萬箱,足供國人使用,又強調將持續加強雞蛋調度。然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1日又在臉書貼文坦承,國內的雞蛋需求量於最近3、4年間增至每天12萬箱,現階段供應量仍有段差距。

行政院長陳建仁更承諾,預計3月初可緩解缺蛋問題。眼看3月在即,這波蛋荒近日即可能終結嗎?

事實上,農委會正規劃透過多元方案緩解雞蛋供需失衡。

一是平常大概有10%至15%的雞蛋,會送到食品加工廠做成蛋液等原料,因應缺蛋荒將調度5%的加工蛋原料支援日用蛋。

廣告

其次是增加種雞進口量。一直以來種雞進口數量受到管制,每年約20萬隻,去年提高到23萬,今年將再度調到30萬隻,並直接進口蛋中雞,成為產蛋即戰力,也翻轉產蛋效率低的老雞撐場現況。

三是行政院自4月至6月底,將持續減免玉米營業稅,以減輕蛋農的飼料成本壓力。

種種措施是否可以立即見效,尚未可知,然而,消費者也該體認到,全球多重因素交互影響,飼養成本短期內沒有下降的趨勢,高蛋價或將成為新常態,必須有因應的心理準備。

(責任編輯:吳廷勻)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新竹,向永續邁進!|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訂閱解鎖獨家解讀,台灣AI 50強出列!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