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華為「割肉」救公司!自願放棄手機市占、賣掉榮耀,為什麼?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華為「割肉」救公司!自願放棄手機市占、賣掉榮耀,為什麼?

華為「割肉」救公司!自願放棄手機市占、賣掉榮耀,為什麼?
華為宣布出售子品牌榮耀,正式展開「自我支解」的第一步。 (來源:Dreamstime )
撰文者:侯良儒
商周頭條 2020.11.18
摘要

1.全球第2大手機品牌商華為今天正式宣布,將出售手機子品牌「榮耀」。

2.榮耀去年的手機出貨量約7000萬支,約佔華為整體出貨量近30%,這個舉措,等同延續華為在手機事業的香火,也保障了起碼購買榮耀手機消費者的售後服務。

3. 先前,華為集團在手機市場共握有2個品牌:一個是主打高階市場的華為(Huawei),另一個是專攻中低階機種的榮耀(Honor)。

華為帝國,從今起,恐怕已吹響自我支解的第一根號角。

全球第2大手機供應商、堪稱中美衝突下最大受害者的華為,今(17)上午發布新聞稿,正式宣布將手機子品牌「榮耀」(honor),全數出售給「深圳智信」-- 一家由30多個榮耀代理商及經銷商,與「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公司」(背後股東為深圳國資委)所合資的公司。

首先,外界最疑惑的,應是這家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手機大廠,究竟為何這麼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從去年5月,美國政府對於華為祭出「封殺令」,限制美國的晶片商、軟體商出貨給華為後,所有嚮往華為手機的消費者,心中最擔憂的,除了「以後手機會不會不能更新?」外,就是「華為未來會不會整個收掉?」最終導致手機後續的維修、退換貨沒有保障。

這個消費者的擔憂,目前也正在發酵。

研調機構IDC統計,今年第3季,華為集團旗下兩大品牌:華為與榮耀,加總的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近1500萬支,衰退達22%,對比同一時間,全球手機出貨量僅衰退約1%,顯然,消費者的不信任,已經反應在採購行為上。

「分割了之後,榮耀就不會受(美國的)出貨禁令限制,因為看起來,收購榮耀的公司跟華為沒有關係,也就是說,未來榮耀不再是華為集團的一份子,它就能免於中美科技戰的影響,進而拿到晶片、繼續銷售,」台經院分析師邱昰芳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意即,對於消費者而言,未來掛有「榮耀」這個品牌的手機,將會在市場持續販售,消費者也不用擔心包括維修、保固等售後服務的延續。

只是,就去年手機出貨量達2.4億支、市占率全球第2的華為集團而言,扣除7000萬支掛有榮耀這個品牌的手機後,出貨量將萎縮到1.7億支,全球排名將落至第3,而且,這還沒有計算,美國晶片封殺令的實質影響。

先前多家投資機構預估,在晶片庫存逐漸見底下,明年(2021)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將衰退6至7成,廣發證券更認為,今年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將先從2.4億支降至 1.8 億支,明年則會進一步衰退到4000 萬支,換算市占率將落至全球第7或第8,被蘋果、小米、OPPO、VIVO接連超越。

而在手機事業元氣大傷後,美國「追殺」華為的力道,會就此鬆手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一名華為供應商向商周分析,美國最忌諱華為的,是其集結IC設計商、電信設備商、智慧手機商「三位一體」的集團結構,嚴重響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未來,如果這個堪稱「巨獸」級的企業體,沒有再針對其他事業做分割,美國很難就此罷手。

「尤其之前海思(華為的IC設計公司)的技術走得很前面,事實上,華為在過去幾年,就是利用海思的技術、台積電的製造,在市場上站穩腳步,甚至威脅英特爾、高通這些美國晶片商,這件事情,也是美國政府在乎的點,」邱昰芳補充。

未來,華為若想靠著「斷尾」拚求生,切割榮耀,恐怕不會只是唯一的一步;在中國建立自主、且能夠追上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前,華為帝國的自我支解,將可能持續上演。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榮耀 蘋果 任正非 華為 小米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