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分類

依頻道

人物

70歲龍應台的獨處新解:一個人並非獨處,閱讀也不是獨處

當外界定義她為「沉重」的作家,70歲的龍應台卻出了一本小書。卸下公職、移居鄉間,她這回不談國族、社會、時事,改談「獨處」,以及在大山大海、部落之間行走的體悟。

人物

林懷民:母親多次對我下最後通牒

林懷民母親出身新竹望族,留學東京。偶爾提到「學生時代」,不外是草月流、音樂會、咖啡屋……光復後遠嫁「下港」鄉間,跟著父親荷鋤下田,挑糞施肥。父親從政後,母親裡外一腳踢,在家背著幼弟理家務,手中一把戒尺督促我和弟妹做功課,父親電話一響,仿佛只是五分鐘,她又打扮整齊出門去了。如今提將起來,她只說,嫁給父親把她的「神經線」訓練得又粗又韌。五十之前,她為父親的競選擔驚受怕。五十之後,她為雲門公演的票房捏把冷汗。

人物

專訪龍應台:這樣的時代不可能有《野火集》,但會有《大武山下》

安居潮州《大武山下》3年,龍應台寫書都會笑。首本小說問世,簽書會人潮讓鄉親以為這裡開出頭彩。小鎮隨處人情美景,她把暫時當永久在生活。愛台灣,別只路過。

健康關係

龍應台:昨天抵達蘇黎世

【給美君的信15】鱒魚和你一樣,總是想回到它出生的那條江。她說得輕描淡寫,我聽得萬箭穿心。你明白「去蘇黎世」的意思嗎?我該答應她嗎?我怎麼能答應她?

健康關係

龍應台:我對兒子的愛需索無度,卻從未想過母親可能想念我

離開台北、回到屏東,母親與鄉土,讓龍應台能安然回到文字的世界裡,她開始細細琢磨寫書,回過頭來再看一遍自己的母親,和母親的那個時代。

人物

龍應台讀者見面會:人生真正重要的事其實很少

距離上回出書,已經是9年之遙,龍應台難得連續舉辦兩場新書發表會和讀者見面會,與上至81歲、小至5歲的讀者們面對面分享自己的寫作心得。用文學的語言,說沈默一代的故事,龍應台用一本書證明,就算沒有大江大海,只要有意識有行動,一通電話一個擁抱一點付出,也可以成就天長地久。

健康關係

龍應台:我發現每兩週探望一次母親,是個不誠實的假動作

「這世上對你最重要的那個人,正在度過她人生中最後不知還有幾天的時光,你到底還在做什麼呢?」19封寫給母親的信,是作家龍應台對上一輩的深刻自白,也是對下一輩的溫柔提醒。

時尚品味

這一次,讓孩子帶著你旅行!

往往有中上階級學生細數著大學之前,父母已經帶著他/她們跟團去過了哪些國家,因此以為自己已經「走過了」許多地方,以為世界就是長這樣。因此,在人生最應該探索、充滿好奇與渴望的大學階段,反而哪裡都不想去。

時尚品味

龍應台:那喋喋不休的我

【給美君的信8】如果在你有念頭、有思惟的時光裡,我就跟你這樣喋喋不休,你用你明亮的眼睛看著我,那該多好?

時尚品味

龍應台:你好嗎?

【給美君的信5】我相信「初月帖」是他們之間的暗號,在某一個月亮從山頭升起的夜晚,當江水蕩漾著銀光,蘆葦中蛙聲四起,那時那刻,他們還深信人間的愛和聚,可以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