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穆斯林女性面紗 英法德都惹議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邱慕天綜合報導】隨著伊斯蘭人口在歐洲國家漸漸增加,穆斯林女性因堅持「包緊緊」而觸法的事件接二連三,英國一名穆斯林女子拒絕在出庭時摘下面紗、日前德國一位穆斯林女孩亦拒絕換穿泳衣上體育課; 7月間在法國,更因穆斯林女性遭警方強制摘下面紗引起社會暴動。這些女性的初衷都是為了堅持信仰,不過政府為維護「公共利益」,有時不得不要求除去她們的神秘面紗。 上法庭不肯除面紗 近日一名住在倫敦的穆斯林女子,因涉及一起恐嚇事件而被要求出庭作證。英國法官要求該女子在作證時摘下面紗。不過,她卻堅持捍衛穆斯傳統信仰,拒絕在任何男子面前除去面紗,目前有可能因「藐視法庭」而吃上牢飯。 法官解釋,被告答辯或作證時的臉部表情,是陪審團自由心證和斷案的重要依據,如果法官因個案而開先例,英國司法將處於「無政府狀態」。然而,為了兼顧信仰自由,法院將在她陳述證詞時為她設立一個屏風,這樣除了法官、律師和陪審團,誰也看不見她的臉。 穆斯林女孩不穿泳裝 無獨有偶地,德國聯邦法院也在本月12日判決一名拒上學校男女混合的游泳課的穆斯林女孩敗訴。她向法院訴願的理由是,泳裝會露出自己的身體,並且還會看到其他男子的裸體,這有違她的宗教信仰。 然而,德國法官認為,在夏季期間出門也難免看到校外男性也會袒胸露背,而男女混合上游泳課在德國是常態,更已有專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布基尼」(burkini)泳裝可包覆全身,因此駁回該名女孩的請願。 警察摘面紗引暴動 比起英、德兩國法官縝密的論證態度和兼顧信仰表達自由的配套措施,法國政府的執法單位就顯得粗糙。 大約兩個月前在巴黎近郊,巴黎警方基於安全盤查的理由要求街上一名穆斯林女子摘下面紗,卻和同行的丈夫發生肢體衝突。最後警方涉嫌歧視外來伊斯蘭移民的處理態度激怒了當地的穆斯林民眾,引起大規模街頭暴動。 法國自2011年以來實施所謂的「面紗禁令」,禁止穆斯林婦女在公共場合穿戴掩藏臉部的衣物,理由是一方面是要嚴格貫徹公共場合的「去宗教符號化」,以及涉及身份識別的公共安全理由。此外,在一些恐怖攻擊頻傳的國家,恐怖組織會藉女性罩袍等寬鬆衣物藏匿危險爆裂物和槍械。因此法案明訂150歐元罰款和接受公民教育學習課程的罰則,嚇阻「違法人士」。 然而這項法案在上路以先,就在法國引起極大爭議。反對者認為,這是當時總統薩科齊為討好右派選民,挑起北非移民議題而立的法案,欲將伊斯蘭教汙名化。 女性可裸露程度不一 穆斯林女性蒙面和穿罩袍,是伊斯蘭的傳統,不過卻因國家和教派的不同,女性可裸露的程度不一,在埃及和土耳其,女性可以不用遮住面部,但是在保守的伊朗和阿富汗,女性則必須緊緊包住身體和臉部,以免觸犯宗教禁忌。北非則雖無此傳統,但移民到了法國卻開始變得保守,因而被法蘭西共和主義人士懷疑是强硬派伊斯蘭份子的意識型態操作。 英、法、德皆自許為現代民主國家的楷模,在法律中強調人權、自由及平等。然而,接連發生的面紗事件,要如何在保障「信仰自由」和維護「國家法律」間作平衡,並且避免造成「文明的衝突」,考驗著法政官員與宗教領袖們的智慧。 圖說:可蘭經告誡婦女,不能讓丈夫、父親和兒子以外的男性,看到她們的美麗,因此緊緊包裏全身,女人最誘人的部位是臉部,要用面紗遮住,不過該習俗不時在西方國家與當地法律抵觸,不少女性團體也認為,面紗是迫害女權的象徵。(Photo by 網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