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訂報退報

2011 年 第 3 季 第 11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吃虧就是占便宜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 24 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 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 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28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 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31 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 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 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香港曾發生世紀遺產爭奪戰,亞洲女首富龔如心與公公王廷歆爭奪先生遺留的數百億家產。由於丈夫被綁架失蹤,留下龐大家產,成了她和公公爭奪的目標。他們若各退一步,財產對分,這輩子也用不完;但她說:「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結果雙方互告,還互相毀謗,公公毀謗媳婦紅杏出牆;媳婦罵公公造謠生非,兩人本為一家人,卻為錢互不退讓,最後成為仇家。而這不吃虧的亞洲女首富最後勝訴,但勝訴不到半年就去世了。爭產案的原審法官引用詩篇39篇6節作的總結:「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也為這場財產爭奪戰,下了最佳註解。
◆饒恕,需要七十個七次
  在今天的經文中,當彼得在聽了耶穌關於和好的教導後,他問耶穌一個問題:當有弟兄得罪我們,除了盡力去與他和好之外,應該饒恕他幾次?彼得在耶穌還沒回答前,先得意地說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就是以色列人認為的完全數字──七。
  根據拉比的教訓,一個人應饒恕得罪他的弟兄三次。拉比耶戶大之子約施(Joes ben Jehuda)教導說:「若有人犯了一次罪,他們饒恕他;他若犯第二次,他們饒恕他;他若犯三次,他們饒恕他;第四次他們就不饒恕。」而彼得所提到的饒恕次數,也就是七次,比三次的一倍還多,「這樣饒恕次數夠多了吧?」或許彼得這麼想。結果,耶穌所說的七十個七次,比彼得所說的七次還多了七十倍。饒恕人,心裡卻記著饒恕對方「幾次」,表示他並沒有忘記被得罪過多少次。「饒恕」原文的意思是「放開、讓它成為過去」,意即在法律上放棄原本可以告加害者的權利。換句話說,饒恕表示你讓這件事畫上句點,不再陷入苦毒和仇恨裡面。
◆憐憫,使人領受上帝恩典
  對於彼得的提問,耶穌接著說了一個關於天國的比喻。一個國王要和他的奴僕結帳,結果有一奴僕欠了王「一千萬銀子」(中文和合本),按原文是「一萬他連得」,也就是六千萬銀幣。而這個龐大數目,奴僕就算做一輩子的工也還不完。這奴僕因為沒錢還債,王就下令把他和妻小都賣了,來清還債務。但奴僕極力哀求王說:「請寬容我吧!我一定會把一切債務都還清的。」也就是說,他並不奢望不用還,只求多寬限時間來償還。結果,王動了憐憫心,免了他所有的債。
  沒想到,才被國王免除債務的他,出來遇到另一個奴僕,只因欠了自己「十兩銀子」,就掐他的脖子令其還錢。「十兩銀子」與「一千萬銀子」,整整差了百萬倍。那欠十兩銀子的人,對剛才被免債的人說了同樣的話:「請寬容我,我必還清。」結果,這人不但沒有寬容欠錢的同伴,還把他關到監獄。後來國王聽見了,就將這奴僕叫來說:「你難道不該寬容你的同伴,像我寬容你一樣嗎?」最後這個惡奴被關進監獄受刑,得到應有的懲罰。
  耶穌讓我們知道一件事實,我們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別人的憐憫;但我們卻常忘記,我們也要學習憐憫人。上帝憐憫我們,但除非我們也能憐憫人,否則將無法領受上帝的恩典。
  「憐憫」在希伯來文有「子宮」的意思;子宮能改變原本的樣子,讓受苦的母體孕育生命。由此看來,饒恕表面上似乎讓我們有所損害,實際上卻讓我們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就是讓原本吃虧的我們,占了不少便宜。
◆饒恕,使人從痛苦得釋放
  有一個關於饒恕的感人故事:一位南非老太太,在幾年內失去了丈夫和兒子,而兇手竟是同一人。兇手凡恩不僅在她面前毒打她的丈夫,還活活把他燒死。然而,她的丈夫非常堅強,當凡恩將汽油倒在他身上並點火時,她聽到丈夫口裡說出最後一句話:「天父,饒恕他……。」
  後來凡恩被逮捕受審,法官在法庭上問這位老太太:「妳希望如何處置?」她說,我有三個請求:首先,我希望帶我去丈夫被火燒的地點,讓我好好替他安葬。第二個請求是,請凡恩先生成為我的兒子,我希望他每個月來我住的貧民窟兩次,每次與我共度一天,如此我才能將心中的愛澆灌在他身上。第三個請求,也是我丈夫的心願,可不可以請人來扶我過去,我要用雙臂環繞凡恩先生,好好擁抱他,讓他知道,他已經真正被饒恕了……。這時,在場那些多年來也飽受凡恩壓迫的親人、朋友和鄰居,開始輕柔、堅定地唱著:「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這位太太在自己仍舊傷痛時,便做出正確決定,而這個決定也讓她不再痛苦。當人得罪我們,只要我們繼續生氣,就會繼續痛苦。一旦我們開始為那些傷害我們的人禱告,並祝福他們,痛苦便在愛中被釋放了。
  饒恕不是次數的問題,而是讓我們選擇不再活在仇恨中,卻活在上帝的愛中;因上帝已憐憫我們,叫我們要饒恕人,讓他們也活在祂的愛中。願我們一起學習饒恕的功課,因為吃虧就是占便宜。

討論題綱:

1.你有被饒恕過的經驗嗎?分享一下你被饒恕之後的感受和心情?
2.你是否常陷入心裡知道要饒恕,卻仍陷入仇恨的心境中?試分享,天父如何饒恕我們,我們該如何饒恕人?

代禱事項:

1.求上帝憐憫我們那顆無法憐憫別人的心,讓我們從苦毒和仇恨中走出來。
2.為台灣族群間的分裂、政黨中的惡鬥、人與人間的仇恨禱告,求天父賜下合一的靈,讓台灣人民學習饒恕的功課。

祈禱文:

  憐憫人的上帝,求祢親自降下公義和憐憫在祢的百姓身上,讓我們在饒恕之餘,公義得以伸張;讓我們在尋求公義時,有祢用憐憫為我們開路。願我們在尋求祢的國和祢的義時,得著祢所賜的憐憫;讓我們有從祢而來的智慧和能力,存憐憫的心,選擇活在祢的愛中。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用一張紙將自己無法憐憫的人或事件條列出來,並將天父憐憫你的事項條列出來,求上帝幫助,讓自己重新用祂的眼光看待別人。
2.將兩份不同立場的報紙或新聞言論交叉對照,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不因片面報導或評論而對某事件或人物陷入仇恨與誤會。

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