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9/14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勇士奪冠功臣Shaun Livingston宣布退休

多年前,Livingston可能死了一次,他的心、他的生涯,以及他曾經擁有的未來。那些都沒有照著說好的劇本演,來得那麼無常又錯愕;但這一次,Livingston終於能照自己的意願來完成自己的一切...。

Shaun Livingston在經歷15年的NBA生涯後,於稍早宣布退休。生涯的最後五年他和勇士一起渡過,見證了五年三冠的金州王朝,也為自己浴火重生的籃球生涯,畫下沒有遺憾的休止符。

請繼續往下閱讀


Livingston在今年的7月份被勇士釋出,當時球團的目的是為了把團隊薪資壓在硬性上限(hard cap) 之下,才能以「先簽後換」的方式向籃網盤來年輕的明星後衛D'Angelo Russell,將Durant離隊後的傷害降至最低。這筆操作雖說是不得已的辦法,但就目的與結果而言是成功的。

在那之後,Livingston曾在某次訪談中表達想要回到他NBA生涯的起點,洛杉磯快艇。據當天採訪Livingston的Dave Reynolds所言,對他來說,回到快艇是件很美好的事,可以為自己的NBA生涯添上個圓滿的句點。

在個人的Instagram上,Livingston向所有曾經幫助過他,讓他能在籃球這項運動中獲得至今成就的人們至上由衷的感謝,無奈來季的前景看似不如想像中美好,也未能有足夠的發揮空間,於是Livingston毅然決然地宣布退休,讓他15年的生涯於今日走入歷史。

請繼續往下閱讀


Livingston在2004年的NBA選秀會中以第4順位被快艇選中,讓洛杉磯快艇從Livingston的無可限量的天賦中,看到屬於他們的一道曙光。

無奈,傷病始終是職業運動中最令人感到絕望的一環,總是來得那麼令人措手不及。老天爺給了Livingston一副裝載著控球靈魂的高大身軀,卻也對Livingston開了一個玩笑,讓他邁向超級巨星的康莊大道嘎然而止。

那一年,Livingston 撕裂了他的ACL、PCL和半月板,同時也扭傷了他的MCL,使他的髕骨和脛腓關節脫臼,堪稱運動史上數一數二毀滅性的傷勢。

這次的膝蓋傷勢,讓他失去的不只是曾經引以為傲的爆發力,更使得他那似錦的前程煙消雲散。遑論重返NBA,能否繼續拾起他最愛的籃球,都是個未知數... ...。

請繼續往下閱讀


Livingston並沒有一路消沉下去。在那個運動醫療不比今日的二十一世紀初,他努力積極復健,遍尋願意支持、相信他的醫療團隊,堅決不放棄任何能讓他回到球場的希望。最終,他打破了眾人的勸退與不看好,也戰勝了「這一輩子可能無法打球」的宣判,像個重傷後奇蹟生還的冒險者,義無反顧地再度展開他在NBA的征途。

惟現實終歸是現實,雖然Livingston很努力了,但NBA並不是個給來自不同境遇的灰姑娘量產童話故事的仙境樂園。

回到NBA的Livingston開始了他遊牧民族一般的生活,先後為邁阿密熱火、奧克拉荷馬雷霆、華盛頓巫師、夏洛特山貓(黃蜂)、密爾瓦基公鹿克里夫蘭騎士,和布魯克林籃網效力,甚至還跟Westbrook、Harden、Ibaka等人一起打過夏季聯賽,留下珍貴的畫面。令人動容的奮戰精神成為Livingston的象徵,但每當想起「折翼天才」的過往,也不免讓人徒增無比的感嘆。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絕處逢生的Livingston被即將崛起的金州勇士找到了,從2014的那個夏天起,這個一度和他依樣不被看好的地方成為了他的家。

作為勇士隊的第二陣容的控球後衛,球風、身材與Curry迥異的Livingston,將這個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或許他那「打死不投三分」的Old-School風格和我們熟悉的勇士格格不入,但正是因為Livingston的多功能與高球商,才能造就這支常勝的當代勁旅。

Livingston看上去弱不禁風,遠遠看去兩條腿瘦得跟竹竿一樣,和Durant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在控球後衛的位置上有著絕對的先天身材優勢,201cm的身高211cm的臂展,在一號位上好比「巨人」一般的存在,不論是背框的低位單打和翻身跳投,或是招牌的中距離拔起出手,憑藉精準的命中率與幹練精明的出手選擇,都讓他在進攻端無往不利。

或許,對於與他對位的替補後衛們來說,他就像Nowitzki一般不科學,那個對同位置球員來說高到嚇死人的出手點,要是一準起來,能做的大概只剩下高舉雙手祈禱他不要進了吧。


在防守端,Livingston也彷彿是為了勇士而生。成功帶起聯盟換防風潮的金州勇士,憑藉的就是能防守多個位置,速度與體型兼具的一票優秀防守球員。Livingston加入勇士時雖然受過大傷,年紀也逼近三十大關,但他優秀的球商彌補了他不如往昔的爆發力,並且憑藉先天身高手長的優勢,換防至後場的三個位置也難不倒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