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師資爭議 教保員自認最委屈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針對幼教民間團體抗議幼托整合的師資問題,立委江惠貞、蔣乃辛呼籲,政府應將教保員意見納入第一優先考量,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吳清山則承諾,將研擬相關計畫,提供幼兒園教保員升任幼教師管道,並將教保員意見納入《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草案修法過程。 立委江惠貞29日召開「幼托整合後師資問題之困境與對策」,邀集教育部官員、學界代表、民間團體及業界討論,會中學界、民間團體及業界都認為正在規劃的《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草案,相當不利於教保員。 江惠貞表示,幼托整合前幼稚園與托兒所適用不同法令,幼托整合後,幼兒園內有經過師資培育制度的幼教師,也有畢業於幼保科系的教保員,幼教師身負大班教學且在園中有較高專業地位,教保員卻只能帶中、小班,「大小眼」引發爭議。 蔣乃辛也說,針對教保整合前後處理方式應分開,因為過去教保員語幼教師是2種不同系統,要考慮現行幼教人員比率,教保員占70%,幼教師占30%,呼籲政府應傾聽教保員聲音,提供教保員轉任幼教師管道和方向,才能合乎現實狀況。 對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中小組副組長許麗娟表示,今年8月1日開始,不管大學科系名稱是幼教系、幼保系,只要是針對培育教保員部分,必須修滿規定的教保專業課程共32個學分,因此不論是師培體系的幼教系或技職體系的幼保系基礎專業都相同, 許麗娟表示,若是師培體系的教保員要成為幼教師,必須再修滿26個學分的師培課程,針對學分重疊的部分目前正由師資培育委員會修訂,規劃扣除26個學分中的專業課程。 關於《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草案,許麗娟說,目前有2種規劃,一是教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二是教保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但目前沒有定案,不過,她強調,不論決定何種方向,都有配套措施。 她舉例,若決定採行教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的軌道,對於已經在職的教保員如何取得教師資格,會提供其他路徑,另外,取得教師資格後的實習部分,將並同的師資培育法討論,提供替代的機制,例如在職達一定年限,加上檢定機制。 另外,關於民間團體建議整合幼教師及教保員,或教保員可透過檢定取得幼教師資格,目前也在研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