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慈濟 研發「防災淨水艇」

工研院與慈濟 研發「防災淨水艇」

即將進入颱風季,風災來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水需求和飲食,工研院和慈濟研發新型的防災淨水艇,艇上裝置淨水系統,可以直接將髒水過濾成清水,一天可過濾5噸,平均可供500人一日所需,還有煮沸加熱裝置,將成為救災利器。

解說員嚴聖炎:「我們剛看的水是這樣子(汙水),那我們出來的水是這麼潔淨的。」

解說員將過濾出來的水,倒在玻璃杯中一飲而盡,但這杯純淨的水,其實之前是這桶渾濁、充滿雜質的髒水。透過淨水器,成了可以喝的水,而這淨水器,特別的地方是它安置在救生艇上,可以在風災淹水時隨時出動,協助解決用水的問題。

解說員嚴聖炎:「走到哪裡我們就造水造到哪裡,所以讓災民他可以喝到純淨的水。」

颱風來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到處淹水,卻喝不到水的窘境,慈濟和工研院共同研發這艘防災艇,可以直接開進災區,將災區的積水,過濾成安全的飲用水,一天可以過濾5噸的水量,以一人10公升的用量來算,可以供應多達500人。不只將髒水變清水,還裝置了煮沸器材,可以有熱水和熱食。

解說員嚴聖炎:「(喝起來)沒有心理障礙,我們做出來的水,第一杯水,一定是造水的師兄或師姐先喝,我們喝了以後,災民他看到了,他才敢喝。」

花蓮縣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李龍聖:「救災的地方可能也是蠻混亂的,所以危險的地方,它可能沒有辦法去深入,我們在後面做一個後勤的支援。」

不過,淨水艇體積大,直接深入災區可能有困難,但運用在後勤支援,在颱風來臨時,對於災區的用水民生問題將是一大幫助。(民視新聞 吳政諺 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