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41:為什麼這個魔術會發生?談魔術的效果&原因

朱騏
魔術好點子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Sep 16, 2018

--

前言

這兩天看到了一篇極度有趣的文章,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在解釋「魔術原因(Cause)」和「效果(Effect)」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為什麼這個魔術會發生,例如魔術師平常最喜歡用的「彈手指」、「彈舌頭」、「將手揮過去」…等這些用語都屬於這類的範疇,但為什麼這件事情很重要呢?

我認為,它根本性的決定了觀眾對於表演者的觀感。

為什麼硬幣會消失、為什麼你可以讀取我的心思、為什麼你可以讓牌不斷變回第一張、為什麼球會不斷跑回杯子底下、為什麼你可以讓撕碎的物品還原…,這些問題雖然觀眾不會每個都問出口,但實際上都存在觀眾的心中,只是看魔術師是否要去做解釋罷了。以「魔術師讀取觀眾心中所想的事情」為例,魔術師可以說:

1. 因為我從你臉部細微的肌肉察覺出來的2. 因為我在魔術表演時就是有這樣的超能力3. 因為我影響你去想這件事情4. 因為我曾在過去看過你做過這件事情5. 因為這塊神秘的水晶球,能夠讓我看到你心中的想法

有些理由看起來毫無邏輯性、有些聽起來很合理、有些聽起來很神祕、有些聽起來讓人半信半疑…,但這些其實本質上就是我們在說的「Presentation」。但Presentation聽起來太廣泛了,有沒有「具體」一點的分類方法,可以解釋Presentation到底有幾種?

有的,那就是今天要分享的The Jerx最新的幾篇文章,包含《Causes and Effect》、《The Sealed Room With the Little Door》、《The Five Causes: Prom Dress Edition》,若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有興趣,強烈建議一定要看看這三篇文章,內容實在精彩。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整理The Jerx的三篇文章內容,看完這篇文章你將可以知道:

  • Cause and effect(或稱presentation)到底可以系統化分類為哪幾種?
  • 如何讓自己的presentation變得更多元?
  • 為什麼心靈魔術師(mentalist)可以讀取你的心思?

一、Cause and effect的分類

在The Jerx 《Causes and Effect》中,作者開宗明義寫到:

Cause and Effect = The Narrative = Your Presentation

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說要找到適當的Presentation,其實就是要找到「為什麼你可以讓這個魔術效果/事件」發生,而作者將Cause and effect細分為五大種類:

  1. No cause and effect
如同字面上所說,就是完全不解釋為什麼會有這個魔術效果發生,舉凡如彈手指、彈舌頭、將手揮過去...等都算此範疇。這種表現方式相較其他幾種是最欠缺和觀眾「情感連結」的表演方式,觀眾會覺得魔術師的表演很厲害,但是他們會覺得「喔,好厲害,然後呢?」

2. Lip service cause and effect

Lip service在英文中是指口中雖然說了要如何動作,但實際上卻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簡單說就是「打嘴砲」,作者又將此種類細分成以下兩種。

2–1. Lip Service C&E Type 1 — The Non-Sequitur Cause and Effect

Non-Sequitur的意思是「不合前後邏輯的」,舉例來說,你可以說在吃下這顆糖果後就擁有超級記憶力,接著開始表演「記憶術」。在這種表現方式中,表演者說明了他「可以這樣做」,但卻沒有說明「為什麼可以這樣做」。這種表演方式的缺點是「表演影響力較弱」,因為你可以輕易找出許多同樣種類的說詞,例如你可以說當我喝了可樂後記憶力就會變得超好、或是我只要敲一下我的頭記憶力就會變得超好...等。

2–2. Lip Service C&E Type 2 (Adult Onset) — The Unfulfilled Cause and Effect

這種「打嘴砲」的意思是魔術師告訴觀眾一個「原因」,但卻沒有做任何事情來逐步取信觀眾「為什麼會有這個原因」,這種現象最常出現在心靈魔術中。舉例來說,當我用Force強迫觀眾選到黑桃A時,我可以說我「影響」觀眾選到黑桃A,但「是如何影響的」、「用甚麼方式」卻不會特別交代。之所以會叫做「unfulfilled(未實現的、未滿足的)」,是因為魔術師拋出了一個原因(我影響你),但卻沒有對這個原因的由來多做解釋。

3. Believable cause and effect

這個是目前我自己的台詞最大宗的類型,也就是想一個「可信的」理由來解釋這個魔術為什麼會發生。例如以Which hand(硬幣在哪隻手)舉例,魔術師可以說因為:* 觀察觀眾雙手拳頭的差異* 眼神不經意的注視* 雙手手臂的重量不同這些原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但它們聽起來都是「可信的」。

4. Unbelievable cause and effect

這個是The Jerx作者最喜愛的表演方式,要注意的是「Unbelievable(不可信的) ≠ illogical(違反邏輯的)」,這裡指的如時空旅行、蟲洞、反重力、隱形斗篷...等都算是此類的範疇,我自己認為其實就是科幻小說常看到的虛構名詞及概念。作者在《The Sealed Room With the Little Door》有個很棒的譬喻,他說:Unbelievable cause就像是你將觀眾關在一個四面封死的房間,但留下一個僅能讓單支手臂穿越的寬度,雖然觀眾知道他不可能從這個洞口逃脫(他可能在上一秒他已經嘗試將手臂伸出洞口並且放棄時),下一秒它又會嘗試把頭使勁往洞口塞,試著逃脫出心中疑惑的暗房。

5. Mysterious cause and effect

如同字面上說明的,就是神祕的、詭異的表現方式,例如魔術師拿起一道符咒並且在空中比劃,手中的稻草人玩偶就神秘的在手掌中站起來了。

知道了5大類的效果之後,我們可以拿這些知識做甚麼事情呢?

答案是:豐富化我們的表演方式(presentation),替不同的trick挑選不同的Cause and effect。

二、如何讓自己的Presentation變得更多元?

這五種表演方式並非有「一定」誰好誰壞,替自己的Trick挑選最適當的表演方式,才是作者想要強調的重點,作者建議如下:

If you want to put the focus on the trick, go with No Cause or Lip Service Cause. If you want to put the focus on yourself, go with a Believable Cause. If you want to put the focus on the presentation, go with an Unbelievable Cause or a Mystery Cause.

我在過去都刻意著重在「Believable cause」,因為我想要讓觀眾將重點放在「朱騏」這個人身上,但這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程序過於冗長,表演節奏明顯被拖慢。我非常在意給予每個魔術效果一個合理的故事、合理的原因,然後這個魔術才會發生,但當我看到作者這樣說就稍微釋懷一些,大意是說作者的偏好為Unbelievable cause,但若是視覺化/快速的魔術效果,選擇No cause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Here is my personal pecking order. Ideally I want to use a trick to create a compelling interactive fiction. I would much rather say, “Uh-oh, guys… I think we’re stuck in a mini time-loop,” than, “When I snap my fingers, the card jumps to the top.” So my first choice is an Unbelievable Cause.

If I can’t think of a good, coherent Unbelievable Cause for a particular effect, then I will go for a Mystery Cause.

If it’s a quick, visual effect that doesn’t lend itself to a Mystery Cause, then I’ll do No Cause (in the Peek Backstage style).

回到這個段落的問題-如何讓自己的presentation變得更多元,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就是用5大類的Cause and effect來設計自己的台詞以及表演方式,同樣效果的魔術在使用不同的Cause and effect之後,給觀眾的感受竟然有如此之大的不同…

三、為什麼心靈魔術師(mentalist)可以讀取你的心思?

究竟這5大類的Cause and effect可以使同一個Trick產生多大的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在《The Five Causes: Prom Dress Edition》的舉例,效果很簡單,就是猜出一位女孩在過去的畢業舞會穿了甚麼顏色的衣服。

  1. No cause and effect
魔術師拿出一個鑲有六種顏色石頭的棒子,並且說明只要彈一下手指,這些石頭就會變成女孩畢業舞會衣服顏色的石頭。

2–1. Lip Service C&E Type 1 — The Non-Sequitur Cause and Effect

魔術師拿出一個薄荷糖並且說明:只要我聞一下薄荷糖的味道,立刻就能猜出你的畢業舞會衣服的顏色。

2–2. Lip Service C&E Type 2 (Adult Onset) — The Unfulfilled Cause and Effect

魔術師表示和觀眾有個非常強烈的連結,因此能夠猜出觀眾過去畢業舞會衣服的顏色。

3. Believable cause and effect

魔術師對觀眾進行心理分析,例如:我知道你喜歡在人群中被凸顯出來,因此你不會穿著黑色的衣服,同時我知道你是「心理上」想要在人群中凸顯出來而非「身理上」,因此你不會穿得太過奇裝異服...(中間省略)因此我推斷出來你應該是穿著黃色去參加舞會的。

4. Unbelievable cause and effect

這一段在作者的文章《The Five Causes: Prom Dress Edition》描述得相當有趣,一定要看原文內容!

5. Mysterious cause and effect

魔術師拿出一個石頭,聲稱這是一塊「記憶水晶」,可以從水晶的內部看到過去觀眾畢業舞會衣服的顏色。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同樣是一個讀心的魔術,但改變表演方式就能夠產生巨大的不同,其中Unbelievable cause感覺比較常見在「舞台魔術」中,但若用在近距離魔術中將會非常的有趣,因為觀眾看的已經不是「這個魔術師知道我畢業舞會衣服的顏色」,而是「為什麼你可以看到我畢業舞會衣服的顏色」,這讓我想到一件事情:平時要多讀科幻小說,表演時才能夠有更多的想像力/梗可以使用

四、結語

此篇文章介紹的5種Cause and effect特別適合在台詞發想之前。在決定Trick跟presentation的關聯後,編排台詞的方向就會明確許多,請大家務必嘗試看看!

我是朱騏,一個喜歡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魔術劇本寫作」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你也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團《Magic Ideas》,我會每周用「主題」的方式帶你回顧重要的魔術文章!最後,謝謝你的閱讀!

--

--

朱騏
魔術好點子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